鹽水天主堂
全名為 鹽水天主聖神堂
月津港漫遊路線 散步去PART 3
地址:台南市鹽水鎮西門路19號
月津港漫遊路線 散步去PART 1 永成戲院 卡麥拉兔 http://djphoto.pixnet.net/blog/post/102090577
月津港漫遊路線 散步去PART 2 修德拜亭廣場 一銀巷(鹽水貓巷) http://djphoto.pixnet.net/blog/post/102838423
參觀資訊及注意事項如下 欲前往者請務必詳細看過
有不少格友都知道DJ是鹽水人
年初的元宵節
曾帶大家去看了
月津港燈節 http://djphoto.pixnet.net/blog/post/86604324
鹽水蜂炮 http://djphoto.pixnet.net/blog/post/87249172
在看蜂炮的那一天
我載著奈野 經過這裡
還跟他介紹過 鹽水的這間教堂 是DJ看過最中國風 最像廟的教堂
當下就決定 改天要來把它特別的樣貌 給拍下來
不過 時間久了 就給他熊熊忘記~
回想當初念國中 搭公車上下學 都會看到這特別的建築物
還有兩個跟DJ很要好的同學 就住在這教堂附近不遠處 (還經常去他們家哩 哈哈哈)
不過 卻從沒有想過要進去一探究竟
直到鹽水天主堂 因為其獨特性 在前陣子上了新聞
才又想起...這地方 還沒去拜訪
那...到底有多獨特?
看到這宮殿式建築
是廟吧? 不是! 是教堂!
看到門口擺了兩座石獅
是廟吧? 不是! 是教堂!
那是紅色屋瓦 還有瓦當 跟滴水 還有掛大紅燈籠
是廟吧? 不是! 是教堂!
大家沒看錯 這是教堂 是鹽水的天主教教堂!
緊臨著隱聖佳蘭修院
主體建築 又稱祭天殿
走 跟著DJ來去看看祭天殿
濃厚中國風的神聖殿堂 是什麼樣貌
雕樑畫棟 還有宮燈! 對聯!
是廟吧? 不是! 是教堂!
請相信您的眼睛 這是天主教教堂!
但...為什麼以此種建築風格呈現
這要從鹽水天主堂成立的歷史說起
以下文字擷取引用自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http://www.catholic.org.tw/tainan/c2/cc2.htm
台南教區的鹽水天主堂為德籍方濟會士胡國臨神父,於西元1955年所開拓
在這個民間信仰濃厚的小鎮,想宣講耶穌基督的福音,談何容易
然而胡神父就有本事,次年即有信眾領洗進教,於是搭建一所極簡陋的臨時聖堂,兼作道理廳之用
後因奉教者日增,於是建造一所大聖堂,除四周牆壁,多為木料建材,不過十年功夫,經白蟻日蛀月月蝕,漸漸損壞到不堪使用的程度
民國58年李少峰神父奉調接任第五位本堂神父,目睹聖堂破損情況,並考量鹽水福傳環境,認為有整體規劃與重建的必要
首先興建一棟三層樓高的教友活動中心「鹽光館」再建造一座中華聖母亭
李少峰神父一面建設堂區,一面積極籌備重建聖堂,歷經十餘年向台港澳三地教友及好友勸募
終於在民國75年於舊堂原址重建一中國宮殿式的聖堂─祭天殿
顧名思義,祭天殿專為欽崇天主、朝拜聖體、頌經祈禱、祭祀天主之聖殿,教堂內部設計,處處可見李少峰神父的巧思,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式的壁畫,蘊含天主教教義之精髓,如祭台正中央拱型壁龕上方
繪有聖堂主保天主聖三圖像,兩側是天堂凱旋教會諸神聖及天使畫像
他們的容貌和服裝,皆是中華民族傳統形象,完全順應時代潮流,表彰教會信仰及禮儀之本土化
在導覽人員的引導之下 手沾聖水畫了聖號之後 進入教堂
在天主的面前 鞠躬示意
DJ要在這神聖的殿堂
不禮貌的進行拍攝
首先映入眼簾的
就是祭天殿正前方的聖父 聖子 聖神 手中握的東西 也是各有典故
還有世界名畫 最後的晚餐(達文西於1498年所創作)
這麼經典的畫作 在這裡重現
不過 我們把鏡頭拉近點仔細看!
這餐桌上 用的是居然是中國古代的餐具
耶穌手上拿的是包子!
還有筷子 酒杯 服飾
(我怎麼還看到掏耳朵 是怎回事 哈哈哈)
這...最後的晚餐 是...台灣鹽水版!
有著濃厚中國漢朝風
為什麼DJ說 是漢朝
導覽人員解說是
祭天殿上的壁畫 服飾器具
都是以中國第一個盛世 漢朝為時空依據!
我們部分的人不也 偶爾會說 自己是漢人 漢族
以東方面孔出現在這鹽水地區
更能顯得天主的親切感 融入地方
真的是很棒的一個藝術創作概念
再往祭天殿後方看
這在一般的教堂 通常都是大門
但在這裡 出入口卻是設置在長邊的一方
神主牌與香爐
是廟吧? 不是! 是教堂!
台灣的天主教 是經過梵蒂岡同意 可以進行祭祖儀式 慎終追遠
那位老者是南極仙翁? 月下老人? 太上老君?
都不是耶~
那是天主教裡的造物主 天父 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兩手之下 就是祂所創造的一切
當然人類 亞當跟夏娃也是 (被宮燈檔到了 @@")
不過 亞當跟夏娃在最後的晚餐兩旁的壁畫中有出現喔 去找找看吧 ^^
左右兩旁的壁畫 目前教方不開放攝影
壁畫內容大多是耶穌受難的故事
最上放的圓形耶穌 大頭照
就是我們現代攝影裡用的"特寫"
呈現在大頭照下方故事中 耶穌的表情
這長鏡頭的概念 很有趣吧!
兩側暫不開放攝影
主要是因為 長久以來已逐漸受損 為了進一步維護與保存 而有此規範
怕有些人的相機 會自動打閃光燈
日積月累下來這樣對壁畫的傷害會蠻大的
教方目前也正尋求管道能進行維修
但因為建立的年代 尚無法擠進古蹟行列
所以...當然...想也知道公家機關 自然...有所限制吧!
不過站在文化藝術資產的角度來看
鹽水天主堂的獨特性 藝術性 文化價值與地位
能不能以個案處理 是值得相關單位探討的
若加緊腳步 討論一個可以妥善保存維護的方案!
也許現在進行維修只要花10萬
再經過20年 搞不好要花到1000萬 (這只是比喻)
當然院方自身更要積極的透過募款或其他方式來處理
希望不久之後 能看到受損的部份 得以維修!
前檯上 是不開放人上去的
所以這個角度 請聽從導覽人員的命令 以很怪的姿勢完成拍攝
還是難以拍到天頂的全貌
這是篆書
猜猜看 認識幾個字?
(雖然答案就在旁邊XDDD)
鹽水天主堂
真的是一個很特別 又值得參觀的地方
不過這是個寧靜的地方 請不要當成一般的觀光景點
請您在教方的開放時間拜訪 並遵守教方的注意事項 (在最上面第二張照片 滑鼠往上滑)
DJ突然又想到 延平郡王祠對面的天主堂 也是有中國風造型的教堂
那裡也剛好是台灣天主教台南教區的主教座堂
改天 有機會一定也要去拜訪!
在此感謝Silan Taki神父 也就是巫神父 (因為親切的現任神父 是原住民)
以及任秘書的分享與導覽及見諒(DJ做了不少冒犯的事 ^^)
也謝謝你們為鹽水天主堂 這有文化藝術價值的殿堂 所做的努力 !
每個人偏好不同 價值觀不同
我喜歡的 您不一定會喜歡
我的感受 也不會等於您的感受
這只是DJ的經驗分享
您也會有屬於您的 ^^ 感謝點閱
歡迎大家加入^^
您的支持 是DJ最大的動力